2020倪光南院士纵论网安产业新发展
2020-12-22 17:49:10
  • 0
  • 1
  • 0

来源: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杂志社  原创 Cismag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在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创新发展的同时,网络安全风险挑战也随之而来,对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也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更广阔空间。
下一代网络安全市场版图也正在在新机遇、新秩序和新规则中正徐徐展开,杂志社对倪光南院士在今年一年中的参会演讲、媒体采访等内容梳理和归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回顾和把握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脉搏。

1月2日数字广西鲲鹏产业生态大会
倪光南:“工程师红利”为中国网信产业带来新机遇

倪光南认为,处理好安全可控和开放创新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是中国网信产业发展需要长期面对的问题,自主创新是中国网信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方针。相较于传统产业,网信领域作为新兴领域,为中国提供了跨越和赶超的机会,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迭代和大规模互联网应用,中国网信领域总体技术和产业的水平在世界上已位居第二位,中国的网信产业已从起步阶段的跟跑,到如今在局部领域实现了跟跑、并跑、领跑并存的局面。

谈及基于鲲鹏处理器构建的全栈IT基础设施、行业应用及服务的鲲鹏计算产业,倪光南表示,鲲鹏处理器的设计和技术指标在世界范围内的同业达到了先进水平,而应用生态则是其作为自主创新产品的短板,其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应用层面的支持,特别是在软件层面各种各样的应用开发。这需要中国的网信从业者转变“重硬轻软”的传统观念,加大软件领域的投入,积极补齐短板,把鲲鹏生态系统建立起来。

倪光南表示,人才资源是创新的第一驱动力,产业规模大、人员数量大、创新性好、勤奋是中国成为软件大国的优势条件,并正在为中国的网信事业带来“工程师红利”。当前形势下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开源软件让应用者逐步转变为参与者、贡献者,对促进软件业开放创新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中国企业应共同努力提高对开源的贡献,才能更好地促进生态系统的发展。

1月环球时报

院士倪光南:如何防止“穿马甲”式伪创新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现在网信领域的整体技术和产业水平已居世界第二。相比发达国家而言,中国在网信领域是整体跟跑,但有些方面已出现了跟跑、并跑、领跑并存的局面。

不过,受发达国家技术封锁的影响,目前我国关键技术领域被“卡脖子”的现象依然存在,为了解决受制于人的问题,我们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继续坚持安全可控和开放创新并重、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的方针,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非常重要,这一点上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出现某些极个别的事件而动摇我们的奋斗目标。

3期《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高端访谈

院士倪光南:网信的常态化:自主、可靠、可控

倪光南强调,任何制度都要靠人去实施,人们的认识水平对于实现自主可控至关重要。对企业而言,应提高对自主可控的认识,在规划产品时对技术掌握程度、知识产权合法性、供应链安全等都要有周密的调查和部署,甚至要考虑到在别人切断供应时有没有备份系统顶上去。对用户而言,支持和选用国产软硬件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为自主可控作贡献。广大用户应增强网络安全意识,积极选用国产软硬件,并及时反馈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帮助国产软硬件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更好地保障我国网络安全。

详细阅读:https://mp.weixin.qq.com/s/cqrEx16EIrQEsXkrGD2ZlA

5月央视中国经济大讲堂

倪光南:“新基建”风口下,网络安全是重中之重

倪光南认为,新型基础设施作为新领域,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就是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我们做好新基建的一个前提条件,要做到网络安全得到保障,在新基建的范畴应该是用国产的安全可控体系,用基于国产的操作系统和国产芯片的体系来代替Wintel。

详细阅读:https://mp.weixin.qq.com/s/pUfD-ktPEDLSC9vBY5AUaQ

7月10日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倪光南院士:《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为新基建保驾护航

倪光南院士说:“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新基建安全,要保证新基建安全就必须从制度上使新基建纳入网络安全的轨道。《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为新基建保驾护航,既要切实保障新基建的网络安全,又要使新基建成为促进中国网络信息产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详细阅读:https://mp.weixin.qq.com/s/nBP8Iw6y-bfaTnhYcI4aMQ

8月10日“中国经济新格局:乘风破浪”夏季峰会

倪光南院士:中国科技支撑本土经济“内循环”

倪光南指出,在依靠中国自己的科技来支撑国内大循环方面,目前国产的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以及中间件等软件,整体的水平已经从不可用到可用,而且现在正在从可用向好用的方向发展。

详细阅读:https://mp.weixin.qq.com/s/xEjde1OECbGBxggmz-NBdw

8月14日《环球时报》专访

倪光南:“中国体系”足以缓解芯片困局

倪光南表示,实践表明,对于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关基”)以及一般的数据中心而言,采用先进的“中国体系”,足以缓解甚至基本不受上述芯片被“卡脖子”的影响。

倪光南强调,传统信息技术体系确实依赖于单个芯片的高性能,从而也依赖于高制程的芯片制造工艺,比如现时在金融、电信等行业占据垄断地位的大型业务系统、生产系统,都是美国“IOE”体系,它由IBM、Intel的高性能CPU、Oracle大型数据库软件以及EMC高端存储组成的,每个系统只使用少量(约数十到百余颗)CPU,所以单个芯片性能就非常重要,“如果不能摆脱这种传统体系的束缚,就会被美国的上述制裁牢牢地卡住脖子。”

“幸而在独立自主、自主创新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科技人员打破了传统思维的枷锁,通过采用软件增强硬件实现整体高性能的方法构建了原创的‘中国体系’,并已在一些关键系统里实际使用取得成功。”

倪光南向媒体透露,“中国体系”同样包含服务器、数据库和存储,其中数据库软件是具有独创核心技术的,可以把数百、数千颗低端CPU芯片,聚合成比“IOE”更大的、统一的超强算力,“这个技术是中国所独创,外国未见类似技术。对于用户而言,和使用传统外国体系并无不同,甚至跑得更快,但实际上系统中使用的却是大量低端CPU,包括采用非最新工艺的国产CPU芯片,或是数年之前的老旧Intel芯片。”

倪光南称,权威测试报告显示,早在2017年,140颗国产28纳米CPU聚合后性能已经满足电信、金融的性能要求,是当时Intel高端(白金级)8路服务器性能的1.5倍。“这样传统系统可以无缝、快速升级到‘中国体系’,‘中国体系’向下兼容传统体系,不用修改原系统,数日内可完成替换,十几周可完成上线。目前已完成30多个替换案例,原系统均未做改造。”

倪光南认为,如果中国芯片业继续被“卡脖子”,那么在“中国体系”下,无论是常规工艺的国产CPU还是海量老旧Intel CPU都可以被利用起来,甚至可以使用随手可得的普通PC用的CPU芯片,保障“关基”领域和一般数据中心的建设运营不受冲击。“简而言之,即使未来几年我国少采购甚至不采购美国新的CPU芯片,也未必会对中国新基建的推进产生明显影响,美国霸凌主义企图扼杀中国芯片业发展,到头来恐怕只会砸自己脚。”

9月17日2020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发展金坛茅山峰会

倪光南院士:通信产业自主创新自主可控尤为重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通过视频致辞方式表示,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5G蓬勃发展,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倪光南强调,通信产业尤其要重视掌握核心技术。中国5G之所以发展迅速,与国内企业长年累月地资金投入和技术积累关系密切。

倪光南讲到,由于美国在科技层面接连不断地打压,特别是在5G、芯片以及不断扩展到移动应用等方面,不仅阻碍了全球科技开放合作与发展,也再次警醒我们,自主创新、自主可控的通信产业的重要性。

信息通信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行业,其发展高度依赖核心技术的推动。掌握核心技术专利数目多寡是全球通信设备厂商评判自身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准。倪光南强调,通信产业尤其要重视掌握核心技术。中国5G之所以发展迅速,与国内企业长年累月地资金投入和技术积累关系密切。

最后,倪光南指出,全球化协作已成主流,特别是在信息通信领域,刚刚冻结的5G R16版本就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力量集体智慧的体现。ITU、3GPP等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在推进5G R17及以后版本的标准制定工作,中国信息通信企业应继续加强与这些国际组织的合作,并在标准制定的过程中融入更多中国的智慧与声音。

9月21日光明网

倪光南: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推进新基建

当前,中央提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知道,最重要的是新基建,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飞机重大的举措。如何发挥我国市场潜力和优势的问题,我们新基建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大兴国际机场如果按照目前的分类,优势肯定是新基建,又是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其中的内涵非常广泛,应该说新基建的一些要求和目标都包含在里面。

如何做到新基建,按照发改委的数据,“十四五”我们将会有直接投资大概10万亿,七大领域,间接投资20万亿,加在一起30万亿,怎么做好新基建,就几项我发表一些意见。

首先,国家不久前发表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我觉得新基建要做好要保障网络安全,新基建投入那么大,如果这个网络安全没有保障,可能断供、禁运、停止服务、发生瘫痪,信息窃取了,这些问题必须要解决好,有一些具体的政策,我不详细讲了。

第二项政策,昨天商务部发表了不可靠实体清单的规定,这个非常重要。美国通过贸易保护主义,随意把我们一些企业列入实体清单进行禁运、断供,我们国家现在是某种意义上是对等的措施,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了维护国际自由贸易秩序,为了保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国家也列了清单,我相信对于我们反制美国政府当前对很多企业随意列入清单,毫无道理进行禁运、断供有了很好的作用。另外,我们国家超大规模的市场,国家政府在政策方面有很大的责任,举个例子,像芯片、软件这两个部分体现了国家政策的作用,这里举个例子,2000年国务院发布《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2011年又继续实现了这个政策,是国发4号文,从1万亿增加到了7万亿。现在,我们知道又实现了《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从财税优惠、支持投融资等给了支持。我们国家政策方面的作用不能忽略,还要继续地研究新的金融工具。

10月13日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丝路分论坛

倪光南:新基建对数字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要注重体系建设

论坛上,倪光南表示,国家启动新基建计划,对数字经济的发展将起很大的推动作用。“国家发改委明确,新基建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大部分。特别是信息基础设施,很多专家都认为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是未来整个经济发展的基础。”

新基建的规模有多大?倪光南援引国家发改委数据称,新基建到2025年,在5G、城际高铁、轨道交通、大数据中心等七大领域,直接投资有10万亿元左右,带动的间接投资将会有17万亿元,加在一起在“十四五”期间将会有30万亿元左右的直接间接投资,所以新基建对于中国今后的发展、数字经济发展、整个中国发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如何发展好新基建?倪光南称,中央已出台一些政策措施,如不久前发布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要求从事新基建的建设者、运营者要注意新基建出现的一些信息安全、网络安全问题。“希望大家今后要始终贯彻《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精神,保证网络安全。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也没有新基建的安全。”他说。

“此外,我们希望在发展新基建的过程中,要重视信息技术体系和生态的建设。产品、技术、服务不仅取决于产品和服务的本身,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它们的技术体系和生态建设情况。”倪光南说。

11月5日2020中国5G终端全球创新峰会

倪光南:构建良性产业生态关系终端产业下一程

倪光南认为,尽管今年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伴随着疫情阻击和防控新常态,市场涌现了丰富的基于终端的抗疫防疫产品、技术和应用,为赢得抗疫战斗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倪光南表示,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5G终端产业蓬勃发展,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最近,美国在科技层面接连不断地打压中国,特别是在5G、芯片,现在还扩展到移动应用方面,违背了全球信息产业开放、协作的发展潮流。倪光南表示,这再次警醒我们,自主创新、自主可控和生态构建的重要性。

倪光南指出,尽管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手机生产大国,但是芯片、传感器、关键器件、操作系统等核心环节的自主设计与研发仍存在短板。因此,中国厂商要加强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的研发,保证在别人卡脖子的时候还有还手之力。

倪光南表示,中国是一个巨大市场,汇聚了一大批围绕手机的上下游产业,加强产业链协作,将促进整体的进步。携手构建良性产业生态,关系终端产业的下一程。

11月4日2020世界计算机大会

倪光南:国内在开源芯片方向上取得突破

倪光南认为,开源芯片虽然难度很大,但可以借鉴开源软件的成功经验,实现突破,目前主攻开源芯片的RISC-V基金会已经与中国团队在联合开发,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有助于中国在开源芯片方向上可能取得突破,并规避美国可能采取的限制政策。

他认为,在信息技术上,中国目前比较明显的短板是芯片,但“中国体系”足以缓解芯片被“卡脖子”难题,“中国先进的体系设计,通过实现软硬件的高度协同,可以大大降低对单个芯片的要求。”

在芯片自主研发思路上,他认为,我国现有的技术,通过软硬件和系统改进,短期内做不到7纳米、5纳米的先进制程芯片,但这只会影响手机业务,“我们可以制作出14纳米或28纳米技术的芯片,来满足大部分科技产品的适配需求。”

倪光南认为,从经济学原理来讲,一些东西不一定需要每个国家都去做,但是如果需要做的话,也不会难倒中国,中国有全球最大的市场,有自己的内循环作为支撑,“如果需要的话,我们能把这些短板补齐。”

11月12日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

倪光南:工业软件短板要补齐 不然会成“卡脖子”的薄弱环节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发言中表示,从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产业链现代化非常重要,但在产业链中间,中国大规模的企业还是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倪光南以iPhone价值链解释说:“从iPhone价值链来看,中国大部分企业处于低端制造的位置,就是不管我做的怎么快、怎么好,但人家给你的价值分配不到2%。如果你不能通过工业软件、通过工业基础高级化工作,进入价值链的高端,那工作只能处于低端。这就表明了,要使中国的制造进入制造强国,我们不仅要解决产业链现代化,而且要解决好产业技术高级化的问题。

“工业软件是一个很大的领域,从集成电路来看,有个短板是芯片设计工具被控制,集成电路的工业软件、应用软件基本上被外国垄断,在这方面过去没有发展起来主要怪我们自己。”倪光南说,行业在“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思想之下走了弯路,影响了发展。

倪光南表示,从流程制造和离散制造来讲,软件一样非常薄弱,软件市场被国外公司垄断,中国急需突破他们的控制。

“这个薄弱环节,在中美贸易摩擦以来是一个‘卡脖子’的切入点。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很大的软肋,从中兴到华为,即使我们的一些大学也不能逃脱这种制裁。所以工业软件的短板必须要迅速补齐,要不就是我们被‘卡脖子’的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倪光南说。

倪光南表示,美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GE公司特别强调了数字孪生技术,希望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把制造业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智能化水平。

“这个技术很热,世界上现在有两大空间,一个是物理空间,另一个是数字空间,未来的车间、工厂会存在于这两个空间,所以理想情况下,今后生产新产品,是先在数字世界里调整参数、改变原料、方式、设计,这个试错过程不需要消耗材料,也不需要产生很多废物。所以未来,我们希望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能够并行推进。”倪光南说。

对于如何提升工业软件的发展,倪光南建议,加大支持力度,将其列入国家重大软件工程,并在软件基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11月18日第十七届中国制造业国际论坛

倪光南:中国制造业如何对标创新 转型发展

倪光南院士在演讲中说道:“今天中国的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成本压力,同时还要应对国际社会对中国制造的实体打压、技术封锁等一系列问题,更要着眼于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着眼于未来自身定位的发展战略,持续的发展下去。”他强调:“今年的情形也再一次强调了企业管理理念和手段的重要性,面临错综复杂的市场与竞争环境,企业更需要谨慎的应对,稳健的发展。”

“五中全会上我国首次提出2035年的长期规划,这其实也在引导产业做长远的打算,以体系化的措施推动基础能力的建设。这些基础能力,尤其包含:基础工业能力、基层研究、基础软件能力的提升方面。参加这个论坛的企业有很多是国之重器的企业,如高铁、输变电、航空、船舶这些领域,在尖端技术与自主可控方面逐步攻坚克难,走向世界前列,如今更需要通过这样对标发展的方式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倪光南院士表示:“在新的发展阶段,提升发展质量,要将变革深入到研发技术体系、经营体系,要将变革与企业的发展质量紧密联结。企业如今谈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不仅在数字化系统的设计、开发、实施上要适合于我国企业的管理理念、运营模式、体制机制;更要在基础软件的开发商适应我国制造的协同特点、加工模式、技术工艺,只有推动基础研发能力与卓越运营体系相结合,才能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倪光南院士最后总结道:“我希望我国的企业能够通过对标创新,赋能数字化转型,并与企业的发展战略深度结合,务实的推动我国制造业真正走向领先行列。”

12月5日环球时报2021年会

倪光南院士谈“卡脖子”问题:要有长期应对“脱钩”的准备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卡脖子”怎么解决的问题实际上是中美科技脱钩的问题。针对脱钩问题,倪光南院士有三个看法。

第一,脱钩是人家强加于我们的,不是我们善良愿望可以改变的。

第二,脱钩本身能迫使我们冲出重围,有更好的发展。“我觉得我们有可能,而且实践证明也可以做到,通过自立自强,通过制度创新,解决脱钩引起的困难,解决制裁引起的困难。”这是一种趋势,根据目前国际情况大形势来看,好像目前不太有逆转的可能,所以要有一种思想准备长期应对这种局面。”

第二,如何应对脱钩,无非就是两点:一种就是有什么条件,我就无条件答应你,大体上我觉得能够满足的话,中国重要的科技都不做了,都用外国的了,外国垄断市场,我们自己就不能发展比较好的技术,整个中国领域就是用外部技术控制,就是无条件的用国外的东西替代,自己一切创新都不要做了。第二种就是目前的做法,如果制裁我们,那么我们就补齐短板,把长板拉长,争取在制裁之下,在困难之下冲出重围,有更好的发展。“我觉得我们有可能,而且实践证明也可以做到,通过自立自强,通过制度创新,解决脱钩引起的困难,解决制裁引起的困难。”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